跳到主要內容區

 

【水煮地球 SDG講座】第二講:SDG 15 陸地生態

發佈日期 : 2024-02-03 最後更新日期 : 2024-06-25

本周邀請到本校生命科學系高佑靈老師為我們針對「SDG15陸地生態」指標,分享他的SDG故事。高老師與一群學生從106年起在校內一塊土地以無毒栽培形式進行丹蔘種植,本周分享的主題聚焦在「有機農耕與友善環境耕作」,如何善待這美麗的土地。

有機農業的實施與提倡,是因為人們開始意識到舊有噴灑農藥栽種方式對於生態環境的污染與破壞,以及農藥殘留食用後對於人體健康的破害。根據美國報導指出雖然有機食品未必比傳統食品更加營養,但是有數百位廚師認同有機食品風味較一般食品為佳。

但,我國推動轉型有機農業不易,因在轉型過程中,生產環境尚待轉換恢復,產量會降低、須額外負擔有機驗證及檢驗費用,加上國內因慣行有機田區混雜,倘發生鄰田污染,依政府規定有機農民易因產品檢出微量藥物殘留遭受處分等種種嚴格規定,導致農民轉型意願低落。

因此,現多朝向友善環境耕作發展,其農法精神及耕作方式在於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及生態平衡發展,不使用化學農藥及肥料製品,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此耕作方式未受政府嚴格規定,近年農民與大眾環保意識提升,因此自行轉型友善農作者,逐漸增加。

不管採用有機農作或是友善環境耕作,都是為了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 防止土地劣化,以及保障食品安全性。之後購買食品時,可找貼有有機標章或綠保標章之產品,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想了解更多嗎?歡迎觀看活動影片:http://video.nuk.edu.tw/channels/123/episodes/986?locale=zh_tw

瀏覽數:
登入成功